号准脉,下准药——党委 总支书记深入帮扶村“双到”

为积极响应以“扶贫济困,共建和谐”为主题的首个“广东扶贫济困日”,贯彻落实学院党委关于扶贫工作专题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2010年7月4-5日,由党委书记杨群祥教授率队,院长黄伦生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杜方敏副教授、副院长罗南林副教授,党委委员、院长助理、东校区党总支书记陈锋、党委委员、财经系党总支书记吕兆海教授,以及系部总支、支部书记、驻村干部等一行22人,赴河源开展“双到”工作和考察学习活动。

    带着一份责任,一份关爱,一份热情,7月4日中午,我院一行抵达下车镇并与和平县委、下车镇委相关领导就我院定点帮扶河排村的“双到”工作进行了短暂座谈。会上,县、镇委积极肯定了我院一年以来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所做出的努力,帮扶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希望通过学院此次访贫问苦调研之行,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资源等优势,双方能够在帮扶内容、帮扶项目、帮扶对象、帮扶目标等方面“号准脉,下准药,治好病”,加快推动扶贫工作步伐。

    当日下午,我院一行赶赴河排村并与村干部进行深入交谈,了解贫困村近一年来生产发展和建设状况,询问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和脱贫致富项目等情况。村主任徐县芳首先感谢学院对村集体建设和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大力帮扶,详细地介绍了村目前可种植、养殖等项目,以及在脱贫致富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院一行在认真听取相关情况之后,表示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先扶志等工作方针,将继续加快推进村集体建设,增加村集体收入,大力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帮扶贫困户在读子女教育,凝聚力量、汇聚人心,多措并举,循序渐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

    对于任何一个扶贫单位来说,怎样扶贫和怎样扶好贫始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对于贫困程度深的边远山区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更好地明确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与河排村举行了帮扶资金捐赠仪式之后,我院一行还分组走访了各自挂钩的贫困户家庭,收集贫困户的帮扶需求,号准贫困户的贫穷症结,为下一步摘掉贫困户的“贫困帽”、开好贫困户致富门路的方子做足准备。

    7月5日上午,我院一行还到访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在考察学习交流会上,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仁泽、院长刘安华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该院办学情况;高仁泽书记就该院的“三凡事、三分明”原则等配套管理制度与提高行政人员执行能力和教学人员执教能力之间所凸显的地位和作用向我院一行做了详细阐述和经验介绍。



党委书记杨群祥教授(右1),院长黄伦生教授(左1)
代表学院向河排村捐赠5万元村集体建设扶贫专项资金



党委成员、党总支(支部)书记与河排村干部促膝交谈



党委书记杨群祥教授就我院帮扶工作接受和平县电视台采访



党委书记杨群祥教授(前排右1)走访慰问挂钩帮扶的特困户徐伟雄一家



院长黄伦生教授(左2)走访慰问挂钩帮扶的特困户徐声祥一家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杜方敏副教授(右1)走访慰问他挂钩帮扶的特困户徐雄伟一家



副院长罗南林副教授(左2)走访慰问挂钩帮扶的特困户杨亚妹一家



党委书记杨群祥教授(右2),院长黄伦生教授(左1)
在河源职院听取该院党委书记高仁泽(右1)、院长刘安华(左2)对该院的介绍
 
(文字:刘家林/摄影:刘家林、帅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