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十周开始,思政部针对全校大一和大二学生在三个校区同时开始了为期四周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现已顺利结束。
本学期形势与政策教学采取小班教学和大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既安排了针对每个班级的两个专题报告,也邀请了学院领导给学生做专题报告。
结合国内外最新形势,思政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认真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确定《2013两会专题报告》和《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若干思考》两个专题为小班教学的教学内容,同时为了配合本学期全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高学生形势政策水平,思政部邀请学院党委书记杨群祥教授于2013年5月28日晚上7:00,在东区207教室给思政部教师及东区商务系近200名师生做了《从发展看“三个自信”的底气》的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采取了方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杨书记在报告中首先针对专题主题提出了六个问题,一个接一个问题的抛出让大家不仅仅是听讲座,而是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杨书记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广东省情、学院新动态,并穿插了最新时事资料,声情并茂地阐述理论,既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又贴近学生实际。督导组的夏国兴教授在讲授《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若干思考》这个专题时先请同学在小纸条上写下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然后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教学,显示了自己深厚的积累。陈慧教授在课堂上把学生请到讲台前,让学生联系中国梦这个主题来谈自己的中国梦,学生积极踊跃参与,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其他任课教师也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获得同学们的充分肯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门课,也是政治性、政策性、时事性都非常强的一门主课。关心国家命运的大学生对这门课的内容充满了渴望,渴望通过这门课解决头脑中的许多思想困惑,澄清现实中的许多认识分歧。在今后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做出自己的努力。
(陶裕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