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12月24日,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标志着为期两年的培育活动正式启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广卿,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方伟喜,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作为以及省农业农村厅,广州市、佛山市、广州市花都区、佛山市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同志出席开班仪式。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陆璐明主持开班仪式。花都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花木盆景人才专题培训班、南海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农业+文化+乡旅”复合型人才专题培训班共80多学员参加开班。


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李作为在致辞中对前来参加开班的各位领导、学员表示热烈地欢迎,并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一直以来,学校认真落实中央农广校有关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部署,发挥广东农垦农广校、农业农村部华南农垦干部培训中心以及广东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的体制机制优势,坚持依托农垦、面向广东、辐射全国的农民教育培训总体思路,深耕培训内涵,组建高质量的“师资库”“教材库”“课程库”“实践基地库”“案例库”以及网络教育教学平台,构建多维立体培训体系,每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超过5000人次,努力为全国贡献农民教育培训“广东样本”。本次获批作为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实施主体,是上级单位对我校培训工作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我校将认真做好试点项目实施的各项任务,努力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方伟喜在讲话中对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广东省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表示感谢,并就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培训班的背景、意义作全面说明,对广州市花都区、佛山市南海区开展好试点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相关单位和学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的重要意义;要坚持“学用”贯通,主动提高服务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本领能力;要自觉遵守培育规定,确保综合试点取得实效,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

张广卿对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顺利启动表示祝贺,并对广东省开展好试点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开展学用贯通综合试点的重要背景,扛起重任,确保试点取得实效;二是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乡村人才队伍,共筑乡村产业发展新优势;三是抓住机会高质量完成培训目标,同时,也希望两个试点区县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从产业、主体、政策、服务、资源等五个方面促进学思用贯通培养。

开班仪式上,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胡卫东、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代军分别作了表态发言;我校分别与广州市花都区农业农村局、佛山市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合作签约;张广卿、方伟喜为培训导师代表颁发聘书。

据了解,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的通知》,将于2024年至2025年在全国选择5个地级市、70个县开展学用贯通综合试点,用2年时间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以上,协议帮带约6万人,通过产业平台辐射带动约20万人。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农业农村局、佛山市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结合区域产业特点,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需求,认真申报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经省农业农村厅评选并报农业农村部评审,最终广州市花都区、佛山市南海区获批成为全国70个县级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单位,广东省仅2个县区获得试点项目,两个区将分别培育100名高素质农民。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广东省综合试点实施主体。

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是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的部署要求,推动乡村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紧密联系、双向贯通的有效举措,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在接下来2年时间里,我校将会同试点单位广州市花都区、佛山市南海区,严格按照学用贯通综合试点有关要求,不断探索综合试点工作新思路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所在地区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共同谱写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新篇章。